发布时间:2025-08-23 点击:12次
国家体育总局召开新闻发布会,正式公布《关于进一步推动全民健身与竞技体育协同发展的若干意见》(以下简称《意见》),这一政策的出台,标志着我国体育事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,旨在通过优化资源配置、加强基层体育设施建设、完善人才培养体系等措施,全面提升全民健康水平和竞技体育综合实力。
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,人民群众对健康生活的需求日益增长,体育在促进全民健康、增强国家软实力方面的作用愈发凸显,当前我国体育事业发展仍面临一些挑战,如城乡体育设施分布不均、青少年体育参与度不足、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短缺等。
《意见》明确提出,到2035年,我国将建成覆盖城乡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,实现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的深度融合,具体目标包括:
《意见》强调,未来五年将重点向中西部地区、农村地区倾斜资源,确保体育设施建设均衡发展,国家将设立专项基金,支持地方建设多功能运动场、健身步道等设施,并鼓励社会资本参与运营,提高设施使用效率。
青少年体质健康是政策关注的重点之一。《意见》要求各级学校严格落实“每天锻炼一小时”制度,并将体育成绩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,将试点开展“体育特长班”项目,为有潜力的学生提供专业化训练支持。
为破解“选材难”问题,政策提出建立“体教融合”新机制,鼓励高校与专业运动队合作,打通运动员升学与职业发展通道,将加大对基层教练员的培训力度,提升科学化训练水平。
政策还提出支持体育与文旅、医疗等产业融合,培育新兴业态,鼓励发展冰雪运动、户外露营等特色项目,并推动智慧体育平台建设,为群众提供个性化健身服务。
政策发布后,社会各界反响热烈,中国体育科学学会秘书长李明表示:“这一政策抓住了澳客网官网当前体育事业发展的关键问题,特别是通过基层设施建设和青少年培养,为长远发展奠定了基础。”
北京体育大学教授张华认为:“推动全民健身与竞技体育协同发展,是国际体育强国的共同经验,我国通过政策引导,有望在群众参与度和竞技水平上实现双提升。”
在政策落地方面,部分省市已率先行动,浙江省近年来通过“百姓健身房”项目,以低价或免费方式向公众开放社区健身场所,极大提升了居民锻炼便利性,江苏省则通过“校队联办”模式,将专业教练引入校园,有效扩大了选材范围。
《意见》的实施将为我国体育事业注入新动能,随着全民健身意识的普及和竞技体育体系的完善,体育不仅将成为健康生活的重要载体,也有望成为拉动内需、促进就业的新增长点。
国家体育总局相关负责人表示,下一步将联合教育、财政等多部门细化配套措施,确保政策落到实处,将定期评估政策效果,及时调整优化,推动体育事业高质量发展。
(完)
在刚刚结束的世界游泳锦标赛花样游泳项目决赛中,中国花样游泳队以一套近乎完美的动作征服了裁判和观众,以总分298.86分的成绩夺得...
2026年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于意大利米兰-科尔蒂纳丹佩佐隆重开幕,这场为期17天的冰雪盛宴吸引了全球目光,来自90多个国家和地区...
纳达尔强势回归红土赛场,法网前景引热议 在经历了长达数月的伤病困扰后,西班牙网球传奇拉斐尔·纳达尔终于重返他最为熟悉的...
在刚刚结束的世界田径锦标赛男子100米决赛中,美国短跑名将贾斯汀·卡特以惊人的9秒45成绩冲过终点线,一举打破由牙买加传奇运动员...